品茶栊翠庵,妙玉独召黛玉宝钗去喝梯己茶,奉上的却是奇形怪状名字生僻的酒器!
宝玉偷偷跟来讨茶喝,性情孤高的妙玉居然让他用自己的杯子!
明明是特意请来的尊贵客人,黛玉却被妙玉讥笑竟是个俗人,搜码网999030con!
宝钗全程一言不发,如同空气!
看得人云里雾里啊!
直到自己分析了中秋夜联句,再重读栊翠庵品茶时,突然一切豁然开朗:
这里不妨推荐大家也先看完我对中秋夜联句和史湘云的分析:
中秋夜联句,其实是在交代红楼一梦的创作起因和大致脚本,湘云黛玉原型是总监和创作参与人,黛玉还是灵感来源,妙玉就是宝玉,也是作者本人,而宝钗宝玉是主角,尤其宝钗,几乎是纯创作出来的理想人物。
这样再读栊翠庵品茶时,我终于发现,原来所谓栊翠庵品茶,记叙的是红楼梦创作者对自己作品的一次梳理和检阅。
看我们从背景看起:故事发生在刘姥姥二进大观园之际,凤姐留下了刘姥姥,因为贾母想要找个年龄相当的老年人一起聊聊天。
这样我们透过刘姥姥之眼,进入了荣国府生活的角角落落点点滴滴,随后又游览了大观园,还走进了栊翠庵这个独特甚至有点神秘的地方。
栊翠庵,是刘姥姥此次在贾府游历的中场休息时间,接下来就是红楼名场面之“刘姥姥醉卧怡红院”,(后面我还会写这一段)。这位年近古稀的乡野村妇,在这里喝了妙玉的半杯茶,还带走了妙玉的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,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泥金小盖钟,这一套,虽然是俗器,却也是价格不菲的稀世珍宝。
这个杯子,按妙玉原本的意思,是要扔掉的,但是在宝玉的劝说下,转赠给了刘姥姥。
说到这里,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心里一动?
如果没有,也没有什么大不了,最多说明我们都不配用“点犀?”而已。
还是分段解说原文吧:
回目:第四十一回 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
原文: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,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泥金小盖钟,奉与贾母。
解释:这一套就不说了,而且我们都知道这珍贵的一套盛具后来给了刘姥姥了,但它原本是妙玉(作者)用来给贾母(熟知统治阶层习惯的有经验的老人)品茶的。
原文:贾母道:“我不吃六安茶。”妙玉笑说:“知道。这是老君眉。”
解释:六安茶,我自己略喝一些茶,又查了一下,六安茶有篮茶和瓜片茶两种,都是颇有历史的,但前者是黑茶,后者是绿茶,甚至可以说是水果茶。根据此前贾母的饮食来看,这个六安茶应该是瓜片茶。也就是说,贾母以为妙玉知道自己刚吃了饭,比较荤腻,所以上瓜片茶来解腻。
老君眉:查了半天,这茶名原是作者杜撰的,所以,它的本身,就是太虚幻境中的“千红一哭”。
六安瓜片,绿茶,是未经发酵的茶,味道虽清香,但可以说是接近原味,直白而不够含蓄。